长期以来,仿生膜技术因其理论上近乎完美的分离效率和极低的能耗,而被视为水分离膜领域的“圣杯”。然而,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应用的路径一直充满挑战。近日,江苏赫尔膜科技有限公司宣布,已成功将仿生膜技术集成于其中空纤维平台,并应用于高盐废水浓缩项目,标志着该技术正式步入工程化阶段。
仿生膜的核心是模仿生物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。赫尔膜科技的技术突破在于,在传统的中空纤维基膜上,通过纳米级界面聚合,构建了具有仿生水通道特性的分离层。这种结构赋予了膜元件两大核心优势:一是超高的水通量,意味着在相同压力下产水量更大,更为节能;二是近乎极限的分离精度,能有效截留盐分而让水分子快速通过。
“在针对某化工厂的高盐废水进行中试时,我们的仿生膜元件展示了惊人的性能,”项目负责人介绍道,“在低于传统反渗透膜一半的工作压力下,实现了相同的产水速率和脱盐率,并且对有机污染物的耐受性更强。”
这一成功应用,不仅为高盐废水、零排放浓缩段等高难度场景提供了全新的节能解决方案,也预示着水处理系统的核心技术即将迎来一次跨越式的革新。